現代人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手機電腦這兩大電子設備,但眼科醫生提醒說:吸煙、過度用眼、接觸紅外線、微波等都會誘發白內障早出現或加重。專家提醒市民:預防白內障的較好的辦法是科學用眼,在紫外線強烈的時候,外出要戴大帽子和墨鏡遮光,而白內障一旦出現,不能等到“熟”了看不見了才做,要及早手術治療
白內障不能等到“熟”了看不見了才做
據介紹,白內障原本是一種老年人的疾病,與年齡增長機體功能退化有關。在我國,老年性白內障占88%。“據統計,我國60至89歲人群白內障發病率約是80%,而90歲以上人群白內障發病率達到90%以上。但近年來,隨著人們對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,有不少剛剛50歲就出現白內障的患者也走進醫院尋求治療。中國醫科大學眼科醫院院長張勁松教授指出,白內障手術該何時做?不同的人要求不同,所以時間也有差別,但總體而言,影響生活質量時就要做。比如有一位患者才50歲,一只眼睛先出現白內障,視物沒有立體感,無法判斷真實距離,開車老發生追尾事故,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問題,手術后問題解決了,另一位患者也是剛過50歲,在暗室里檢查視力是1.0,但走到陽光下就幾乎什么都看不見,視力變成只有0.1了,這樣的情況得手術治療,才不至于影響生活工作。
不良用眼習慣跟環境會誘發白內障早出現
專家告訴記者,除了年齡的原因外,一些不良的用眼習慣跟生活工作環境都會誘使白內障早發生或加重。研究表明,煙草中的尼古丁對白內障有影響,而點著煙不吸時,一閃一滅的煙頭紅外線也會影響白內障,煉鋼工人整天工作中對著通紅的爐火,熱帶地區強烈紫外線的傷害也會誘發白內障提前發生。此外,“現在不少人40來歲就出現老花眼,眼花而不配鏡看東西時需過度調節視力、經常長時間玩手機跟頻繁用眼致眼疲勞,這些都會加快白內障的發生,這點年輕人需要特別警惕!不要以為白內障是老年人的眼??!”
白內障手術的同時可矯正老花和散光
有不少白內障患者擔心手術要“開刀”,風險大、效果不理想而拖延手術,或是因為本身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等基礎病而擔心手術意外。眼科專家認為,只要將血壓、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圍,手術風險低。趙云娥教授還介紹,如今先進的屈光白內障手術系統已實現了白內障手術屈光矯正,治療白內障的同時還可以為患者糾正老花眼、散光等其他問題。
預防白內障從日常習慣做起
1、飲食
宜含豐富的蛋白質,鈣,微量元素,多食含維生素A,B,C,D的食物,平時多食魚類,能保持正常的視力,阻緩白內障病情的進展。
2、積極防治慢性病
包括眼部的疾患及全身性疾病,尤其是糖尿病很容易并發白內障,要及時地控制血糖,防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。
3、加強用眼衛生
平時不用手揉眼,不用不潔手帕,毛巾擦眼,洗眼,用眼過度后應適當放松,久坐工作者應間隔1~2小時起身活動10~15分鐘,舉目遠眺,或做眼保健操,要有充足的睡眠,及時恢復疲勞,這也是預防白內障需要注意的。